习近平: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讲话
“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2024年会”在京举办
不断书写新的绿色奇迹——新中国成立75周年生态环境保护成就综述

南昌高温热死3户外劳动者 “高温保护”不能虚谈

发布时间:2010-08-06  来源:新华网-江西日报  字体大小[ ]

  

  南昌本周出现极端高温天气,8月5日,记者走访南昌市区各大医院后获悉,这周已有3名户外劳动者中暑死亡。

  昌大一附院的医生提醒,重度中暑死亡率超过3成,出现轻度中暑症状,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人,一定要提早防范,不要硬撑。

  3名户外劳动者中暑死亡

  5日下午,记者在昌大一附院急诊科看到,4名医生正在病床前会诊。“这几名病人都是中度和重度中暑。”急诊科副主任张慧利说,从上周三开始,街头晕倒病人一天比一天多,一周内已有3名重症中暑病人死亡。医护人员忙不过来,个别医生甚至也出现中暑症状。

  在急救室内,一名老年男子四肢不停抽搐,双眼紧闭,全身上下“全副武装”,头上戴着冰帽,身上披着冰毯,旁边的电子降温仪不停闪烁。张慧利说,患者深度中暑,送进医院时体温高达41℃,已昏迷4个小时。

  张慧利说,此前两名中暑死亡者都是男性,或多或少都有基础性疾病。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,都是户外体力劳动者。

  记者还走访了昌大二附院、四附院、南昌市第一医院、南昌市第二医院和南昌市第三医院,暂未发现因中暑死亡者。

   多名中暑病人深度昏迷

  5日下午,尽管已经抢救了20多个小时,一名洗车工仍在南昌市第一医院的急救室内接受抢救。

  据介绍,这名病人是典型重度中暑症状,大小便失禁,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症状。急诊科医生告诉记者,这名病人的情况不容乐观。

  据统计,在南昌市第一医院接受抢救的中暑病人中,建筑工人占到4成左右。

  在昌大二附医院急诊科,40岁的广西籍男子韦俊汉因在高温下作业导致重度中暑,已昏迷超过50个小时。他是一家米厂的工人,3日下午,正在室内工作的他突然觉得头昏眼花。他停下手中的活,在机器旁边休息。当工友前来叫韦俊汉开工时,却发现他已昏倒在地,送到医院一检查,其体温一度高达42℃。

  有基础疾病者谨防中暑

  张慧利提醒,中暑病情加重后会发生高热、无汗、昏迷、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,本身患有甲亢、高血压、冠心病、糖尿病等疾病的人更加危险。据统计,重度中暑患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,主要以环卫工人、建筑工人和修路工人为主。他们在出现早期中暑的症状时,大多没有及时就诊而是硬撑,导致重症中暑。

  

  如何预防中暑,张慧利建议:第一,尽量避免高温作业、减少户外活动;第二,注意及时补充水分,以电解质饮料最适宜,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,那时身体已经缺水了;第三,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饮食,增强身体防御能力;第四,随身携带可口服的人丹、十滴水等药物预防。

  “高温保护”不能虚谈

  一周之内,3名户外劳动者中暑死亡,这条消息刺痛着我们的神经。

  天气酷热,非人力所能改变,但不让“热坏人”、“热死人”却是应该做到的。

  “高温保护”,不能虚谈。不能“热死人”,只要调整或缩短工作时间,避开最易中暑的时段,就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“高温保护”。就是这么简单的“保护”,还有多少户外劳动者还享受不到?

  “高温保护”,不能止于“提醒”。要防止“热死人”,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,保证规定得到落实。虽然每年这个时候,都能听到有关部门的声音。但我们的疑问是,为什么总是坐在办公室发布“维权提醒”,而不去查查到底还有多少工人被迫在烈日下紧张作业?

  “高温保护”,既要“高温费”,也要“高温假”;“高温保护”,重要的不是“提醒”,而是行动。

  但愿,“热死人”的事件不会再发生了。(记者张绪鸿)

  

全球公众传媒摘编:秀娟

【免责声明】:以上图、文、音/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(本网原创文章除外),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。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。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业用途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、法规、政策,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,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: 3555333776,微信号:GAN160003,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。电话:010-89525216。本网投稿邮箱:3555333776@QQ.COM。通讯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(华声国际大厦)1层 1 2 1号。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,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、来源:XXXXX网站。
点击查看更多评论>>发表感言:
验证码,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。